在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者那裡,他們從客體的、直觀地角度去理解人類社會,必然會走向機械的唯物主義,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在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者那裡,他們從客體的、直觀地角度去理解人類社會,必然會走向機械的唯物主義,而忽視.
中文百科知識網站
中文百科知識網站
www.baisbaik.com
在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者那裡,他們從客體的、直觀地角度去理解人類社會,必然會走向機械的唯物主義,而忽視.
馬克思並沒有一味地追隨黑格爾,而是很快的對黑格爾哲學提出了質疑。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正確
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不是(),在其現實性上它是()。 A.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C..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由最初相遇的各自冷淡到再相見的彼此欣賞進而彼此升溫。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正確
恩格斯在德法年鑑上發表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等文章,表明了恩格斯向()和()的轉變。 A.唯物主義 B.共產主義.
對於《提綱》,下列正確的是() A.提綱的產生,標誌著馬克思與費爾巴哈的徹底決裂 B.提綱的創作,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第二次會面,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A.兩人之間的好感不斷加深 B.擁有了共同的理想與追求 C..
()年9月,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合著《神聖家族》。 A.1844 B.1845 C.1846 D.1843 正確.
在神聖家族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性成果,就是對唯心主義史,特別是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進行了詳細的甄別和梳理.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經歷了怎樣的一種變化? A.各自冷淡 B.彼此欣賞 C.逐漸升溫 D.逐漸冷淡 正確答案:.